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说课稿

   日期:2020-12-25     来源:www.vqunkong.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799    评论:0    
核心提示:学习是开心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大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只须努力解决这部分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

学习是开心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大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只须努力解决这部分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伙和我一块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一同享受快乐。智学网搜集的《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说课稿》,期望对同学们有帮。




  

  一、教学目的

  (一)常识与能力

  1.知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收获,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有关资料剖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要紧地位。

  (二)过程与办法

  1.通过讨论、剖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要紧用途,弄清楚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弄清楚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要紧用途,使学生深刻领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一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弄清楚金字塔建造及特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教学重点、难题

  1.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丰富资料,吸引学生兴趣。

  2.加入生活化元素,使课堂接近学生,学生融入课堂。

  3.使用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办法,使学生既能独立考虑,又能在遇到难点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三、教学办法: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PPT,古时候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区域的大河流域。自西向东,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国内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今天大家学习古埃及文明。

  (二)讲授新课: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出示:赞美尼罗河诗歌、尼罗河图片。

  “一旦你的水流降低,大家就停止了呼吸。”。

  教学预设:尼罗河是水源,为人类存活提供条件。

  设问:讲解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法,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教学预设:按期泛滥,利于农业进步。

  小结:尼罗河为大家存活繁衍提供了条件,按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进步,为古时候埃及的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2、国家的进步历程:

  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

  公元前15世纪地跨亚非

  灭亡: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吞并

  强盛时期:图特摩斯三世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III),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第18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而图特摩斯三世则是这个王朝的集大成者。他在位期间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征服了地中海东岸的迦南和叙利亚区域。一般觉得,是图特摩斯使埃及完成了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向洲际大帝国的质变。图特摩斯三世被觉得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被叫做“古时候世界之拿破仑”。

  古时候埃及的衰落: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埃及,古时候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延续下去。

  3、古时候及文明收获:

  A、太阳历

  历法:太阳历

  ①拟定依据:根据尼罗河的涨落和农作物的成长规律。

  ②基本内容:一年分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节日,一年365天。

  ③地位:人类历第一部太阳历。

  ④影响:罗马历法、今天的公历,都来自于此。

  B、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它是一种与事物形状一样的文字,并有肯定的读音。

  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

  设问:象形文字有什么样的特征?

  与事物形状相似。

  补充:象形文字一般书写在纸草上,而纸草是成长于尼罗河河边的一种植物。

  小结: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文明收获。

  C、医学收获:木乃伊

  出示:木乃伊制作过程的图片与希罗多德关于木乃伊制作的一般办法的介绍。

  设问1: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哪些医学方面的常识?

  解剖、心脏、消毒、防腐、缝合技术等等。

  设问2:古埃及人为何要制作木乃伊呢?

  “灵魂不死”……

  小结:古埃及人民深信“灵魂不死”,沉迷制作木乃伊,因此在持续的实践摸索中,埃及的医学也在持续的进步。

  二、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寝。

  设问1:介绍一下你所知晓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等

  出示:想象怎么样搬运、建造金字塔的?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依据传说写道:“他(胡夫)*所有些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个大群都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

  

  据研究,胡夫金字塔,四边底线误差不出20厘米,与230米的总长度比较,误差在l/1000之内;基底四个直角误差不过3分2秒,四边方位同准确的东西南北方位误差也只在1分15秒和5分30秒之间。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反映了古时候埃及社会经济进步较高的水平,是古时候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设问2:金字塔主如果由哪个来建造的?你从中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教学预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小结:金字塔是建筑的奇迹,是古时候埃及文明的象征。它的建造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历史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一同创造的。

  三、法老的统治

  1、背景:统一的国家、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都需要强化国家统治机构和国王权力。

  伴随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年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渐渐衰落。

  (三)、课堂小结

  古时候埃及:建国:公元前3500年,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灭亡:公元前525年,科学文化收获:天文学(太阳历)、数学、医学、象形文字、金字塔。这部分是古时候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所谓文明,指的是埃及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一、教学目的

  常识与能力:

  知晓古时候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概况;知晓古巴比伦王国统一后的社会基本情况。古时候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要紧历史价值。

  过程与办法:

  初步学习通过互联网或工具书,检索关键字搜集历史信息的办法。初步学习依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办法。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办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进步起来的。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需要十分珍视。

  古时候亚非是世界古时候文明发祥地,引以为自豪。

  二、教学重难题:

  重点:两河流域地理地方;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难题: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三、教学办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出示两河流域的地图:让学生找出两河是那两条河。说明西亚也过去是人类文明之一

  (二)、讲授新课:

  一、古时候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地方:亚洲西部

  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气候特征:干旱少雨

  问: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区域农业进步有哪些特征?

  农业进步依赖大家修建的灌溉系统。

  2、文明的奠基者:苏美尔人

  3、国家的打造:公元前3500年出现非常多小国。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所灭。

  4、强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打造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城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时间:公元前18世纪

  2、人物:汉谟拉比

  3、打造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是巴比伦城邦第一王朝的第六位国王,于大约西元前1792年继承其父王辛-穆巴利特的权力。巴比伦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星罗棋布的海量古时候城邦的一员,这部分城邦为了争夺富饶的农业用汉谟拉比即位及去世时巴比伦王国领土对比地互相之间常常开战。尽管古时候两河流域有非常多文明同时存在,但在中东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心目中巴比伦文明具备突出地位。汉谟拉比之前的巴比伦诸王已经开始着手统一两河流域中部,征服了博尔西帕、基什和西帕尔等城邦,在该区域树立起巴比伦的霸权。

  4、汉谟拉比实行君主*规范,加大中央集权,还拟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健全的法典。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法典内容:《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同意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规范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虽然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目前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反映了当时社会里,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反映了当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使用的刑罚十分残酷。

  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考虑:法典的实质是什么?实质:代表奴隶主阶级意志的法律。

  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年代的观念,同时,法典中有很多关于出租、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产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2、《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

  (1)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时候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2)其内容比较全方位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情况。

  (3)法典中有很多关于出租、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产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文化收获

  (1)楔形文字

  创造者:苏美尔人

  创造用的地区:古时候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创造有哪些用途:有力地推进了西亚文化的进步

  (2)

  相传,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使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很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四)本课小结: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期,打造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时候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有力推进了西亚文化的进步,为将来字母文字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一、教学目的:

  常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程,能准确说出古印度的地理地方、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打造时间及名字和文明遗存。

  过程与办法: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掌握从课本图片,观察地图,材料阅读中,提取历史信息的办法。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办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进步起来的。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需要十分珍视。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醒下,总结概括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剖析大河对于古时候印度文明形成的意义,大河文明相对应在政治上多是加大君主*的国家。

  二、教学重难题:

  重点:印度早期文明的代表;种姓规范、佛教的产生及其教义。

  难题:对于种姓规范的认识;佛教产生的背景

  三、教学办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大文明古国图片,让学生找到印度的地方。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过去创造灿烂的古时候文化,只是后来印度的文明没传递下来,那样古时候印度过去有过哪些辉煌呢?本课大家将学习这部分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古时候印度河流域文明:古时候印度地理范围要比目前的印度大。

  1、印度的地理地方:南亚次国内。

  河流:恒河和印度河,河水,按期泛滥,给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有益于农业生产。

  印度河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2、早期印度文明的代表:阅读教程,说说古时候印度早期文明有什么。

  古时候印度早期文明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

  PPT出示印度早期文明代表的遗址:

  3、时间:公元前23---公元前18世纪,这部分文明一度兴盛,但是后来不知哪些原因而衰落。

  4、强盛时期:公元前1500左右年,雅利安人入侵打造一些小国,

  图为雅利安人入侵路线。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前324---187)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

  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帝王,他原在西北区域担任总督,在爸爸病重时回到首都华氏城。孔雀王朝初期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与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范围。在阿育王统治时期,最鼎盛时除印度半岛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起阿萨姆西界,西至兴都库什山,都并入了孔雀帝国版图。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时候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①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达成了统一;②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兴盛,出现了很多工商业中心城市;③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华氏城

  华氏城不只是当时的最繁华的城市,而且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有关问题。

  在古时候印度的城市里,常常会听到一阵阵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这是为何?

  同样是人,他们却要离得远远的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是一种什么规范,为何会延续至今?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规范有哪些特征?

  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规范。

  说说种姓规范的特征。

  种姓规范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一样等级的人不能通婚。

  种姓规范有哪些影响?

  种姓规范紧急妨碍了古时候印度社会的进步。

  实质:是维护高级种姓统治的工具。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阅读教程,回答下列问题。

  佛教创立的时间、开创者。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为何可以非常快进步壮大,成为印度非常重要的宗教之一?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因为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因此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非常重要的宗教之一。

  2.佛教的教义

  ①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种姓规范。

  ②只有消灭*,忍耐服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3.阿育王与佛教的传播

  这根沙柱岩是公元前3世纪在信奉佛教的阿育王命令下建造的,阿育王将他的命令和法规刻在上面

  佛教的传播状况。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x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三)、课堂小结:

  南亚的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印度是的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这里出现了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公元前1500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打造起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规范,史称“种姓规范”。它人为地把印度社会自上而下分为四等,等级不一样,权利义务不一样。在反对种姓规范的斗争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标签: 初中三年级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